【一、攝影器材的普及 】
最近這陣子,關於攝影的群眾現象,讓我燃起了很多次自我反省的念頭,
隨著大量生產 cost down 的威力,數位相機、數位單眼相機、高畫質智慧型手機的大量出現,
幾乎是人手一台數位相機、單眼相機,甚至是價錢可以入門單眼相機匹敵的高階智慧型手機,
然後,我看到了越來越多人假日到處買門票、到處都是滿滿的排隊,
排隊地進去展覽館、動物園,排隊地圍著同一個展覽品,排隊要拍照。
然後,很多人拿著不一樣的攝影工具進去,拍了差不多一樣的照片出來。
【二、政府發展觀光】
近兩年來,我個人看到政府所謂的發展觀光,就是到處蓋展覽館、舉辦文藝展覽,
新東西就會吸引民眾,吸引了人潮、成功地帶來商機,
然後,感覺政府就很開心地到處複製成功經驗。
為什麼我要把兩個好像不相干的東西,突然一起提了出來?
因為,我最近很常看到很多週期性的現象:
「展覽開始前宣傳」→「吸引人潮」→「群眾買門票」→「排隊進展覽」→「排隊拍照」→「排隊著出來」,
對我這個假期有限的固定上班族而言,我想到了一些問題:
<Question 1> 常從新聞聽到了「帶來了數億商 機」,這數億商機是誰拿走了?
可以肯定的是,部分民眾滿足了好奇心、精神上獲得了一些提升,
但就商機而言,似乎跟大部分的民眾是不相干的事。
<Question 2> 看展民眾投入的成本,是門票 + 交通費 + 漫長的排隊看展時間,得到了什麼?
我相信,只有少數的人,好好地了解展覽內容,獲得了精神上的提升,
我相信,大部分只得到了一堆看起來完全一樣的照片。
看起來,大多數的人花在研究「怎麼拍比較好看」的時間,遠比「停下腳步了解展覽品的內涵」的時間還要多。
<Question 3> 莫忘初衷,我拍照的原始動機是什麼?
我想要的,是記錄生活,不要讓珍貴的開心,輕易地被長期的工作、生活瑣事抹滅掉,
偶爾拍下一些觸動自己心靈的景物,主要仍是記錄自己的生活,
而不是拍下一堆看也看不懂、也沒被感動到什麼的照片,放在硬碟裡占空間、再也不會拿起來翻閱。
<Question 4> 花了一堆時間與金錢在交通、排隊 上,卻無心慢慢了解展覽內容的內涵,
只帶回了一堆「證明自己看過這些東西」卻「再也不會打開來看」的照片,有意義嗎?
我個人認為,一點意義也沒有。
仍然要持續提醒自己,不管做什麼事,莫忘初衷。
最近這陣子,關於攝影的群眾現象,讓我燃起了很多次自我反省的念頭,
隨著大量生產 cost down 的威力,數位相機、數位單眼相機、高畫質智慧型手機的大量出現,
幾乎是人手一台數位相機、單眼相機,甚至是價錢可以入門單眼相機匹敵的高階智慧型手機,
然後,我看到了越來越多人假日到處買門票、到處都是滿滿的排隊,
排隊地進去展覽館、動物園,排隊地圍著同一個展覽品,排隊要拍照。
然後,很多人拿著不一樣的攝影工具進去,拍了差不多一樣的照片出來。
【二、政府發展觀光】
近兩年來,我個人看到政府所謂的發展觀光,就是到處蓋展覽館、舉辦文藝展覽,
新東西就會吸引民眾,吸引了人潮、成功地帶來商機,
然後,感覺政府就很開心地到處複製成功經驗。
為什麼我要把兩個好像不相干的東西,突然一起提了出來?
因為,我最近很常看到很多週期性的現象:
「展覽開始前宣傳」→「吸引人潮」→「群眾買門票」→「排隊進展覽」→「排隊拍照」→「排隊著出來」,
對我這個假期有限的固定上班族而言,我想到了一些問題:
<Question 1> 常從新聞聽到了「帶來了數億商 機」,這數億商機是誰拿走了?
可以肯定的是,部分民眾滿足了好奇心、精神上獲得了一些提升,
但就商機而言,似乎跟大部分的民眾是不相干的事。
<Question 2> 看展民眾投入的成本,是門票 + 交通費 + 漫長的排隊看展時間,得到了什麼?
我相信,只有少數的人,好好地了解展覽內容,獲得了精神上的提升,
我相信,大部分只得到了一堆看起來完全一樣的照片。
看起來,大多數的人花在研究「怎麼拍比較好看」的時間,遠比「停下腳步了解展覽品的內涵」的時間還要多。
<Question 3> 莫忘初衷,我拍照的原始動機是什麼?
我想要的,是記錄生活,不要讓珍貴的開心,輕易地被長期的工作、生活瑣事抹滅掉,
偶爾拍下一些觸動自己心靈的景物,主要仍是記錄自己的生活,
而不是拍下一堆看也看不懂、也沒被感動到什麼的照片,放在硬碟裡占空間、再也不會拿起來翻閱。
<Question 4> 花了一堆時間與金錢在交通、排隊 上,卻無心慢慢了解展覽內容的內涵,
只帶回了一堆「證明自己看過這些東西」卻「再也不會打開來看」的照片,有意義嗎?
我個人認為,一點意義也沒有。
仍然要持續提醒自己,不管做什麼事,莫忘初衷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